小型猪在解剖、生理和营养代谢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是人类医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动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数量迅速增加。在应用小型猪的实验研究中,经常需要采集血液,进行血液生物化学成分和血液细胞学等各种分析。本实验室在长期的小型猪实验研究中,对前腔静脉、耳缘静脉、四肢静脉(前肢掌背侧静脉、后肢外侧隐静脉)、颈静脉等各种静脉血液采集方法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对这些采血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
1、耳静脉采血
1.1 材料
小型猪保定吊床,由本研究所设计和制做。另外准备动物剪毛推子,头皮针、注射器,消毒酒精、纱布、棉签等。
1.2 方法
1.2.1 剪毛
用动物剪毛推子或剪刀清除耳朵表面被毛(不同品种耳朵表面被毛疏密、长短不同)。
1.2.2 扩张血管
可用纱布反复擦拭耳朵表面皮肤,或采用热敷、灯烤等方法使血管充盈,以便采血。
1.2.3 消毒
用75%酒精由内向外消毒采血部位,使用碘酒、碘伏等消毒液时应使用酒精脱碘,以便能够清晰暴露血管。
1.2.4 采血
待消毒液(采血部位)完全干燥后再进行采血,以免酒精等消毒液对相关检测造成干扰(如酒精对血糖值的显著影响)。
1.2.5 止血
采血后用灭菌棉球或纱布等压迫采血部位2min-5min,并确定止血效果。
1.3 注意事项
需要微量血液时(如1滴-数滴),用无菌注射器针头直接刺破末梢血管,选择不同粗细针头可有不同出血量;需要血量较大时,先对耳朵进行加热处理以扩张血管是必要的,选较粗血管,逆血流方向进针效果较好。
2、四肢静脉采血
2.1 材料
小型猪保定吊床。另外准备动物剪毛推子,止血带,头皮针、注射器,消毒酒精、纱布、棉签等。
2.2 方法
2.2.1 剪毛
用动物剪毛推或剪刀清除四肢采血部位被毛,前肢为肘关节下方10cm范围(掌背侧静脉),后肢为膝关节下方外侧10cm范围(外侧隐静脉前支或外侧隐静脉后支)。
2.2.2 消毒
用消毒酒精由内向外消毒采血部位,使用碘酒、碘伏等消毒液时应使用酒精脱碘,以便能够清晰暴露采血部位。
2.2.3 扎止血带
在采血部位上端(近心端)扎紧止血带,使采血部位血管充盈。
2.2.4 采血
前肢在膝关节正中部位下或上1cm-2cm处进针,用拇指按压有时可以感觉到血管搏动;后肢外侧隐静脉前支或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血管充盈后用拇指按压可触及,小猪或皮下脂肪薄时,血管隐约可见。
2.2.5 止血
采血后用灭菌棉球或纱布等压迫采血部位2min-5min,并确定止血效果。
2.3 注意事项
小型猪四肢静脉血管位置较深,即使扎止血带也很难在体表看见;如果在动物清醒状态下采血,应尽量固定四肢不动;固定四肢的绳索应选用宽条样式,普通绳索会在动物挣扎时勒得太紧而产生勒痕和四蹄淤血;使用头皮针(蝶形针)并与软管连接可防止动物挣扎时针头脱落。
3、前腔静脉采血
3.1 材料
麻醉剂(常用3%戊巴比妥钠、猪麻醉剂),注射器,消毒酒精、纱布、棉签等。
3.2 方法
3.2.1 麻醉保定
将猪常规麻醉后或人力保定仰卧在地面或实验台上,由助手将前肢分开并固定。
3.2.2 确定采血位置
胸骨前端左或右侧,与第一肋骨、气管围成的三角区(前腔窝)为穿刺位置。
3.2.3 消毒
用75%酒精或碘酒、碘伏等消毒液,由内向外消毒采血部位。
3.2.4 采血
在前腔窝处垂直进针约4cm-5cm(进针深度随动物大小而不同),进入前腔静脉血液会自动涌出。
3.2.5 止血:以灭菌纱布用力抵住采血部位。
3.3 注意事项
若人力保定,须确保猪固定不动,否则可能因动物挣扎而穿透血管难以止血;保定动物采取仰卧位,两前肢弯向尾侧,便于确定采血位置;前腔静脉位置较深,采血针头应足够长;为避开膈神经,采血部位通常选择右侧;因为向心方向进针有时会扎到心房,所以采取垂直进针的方法较为安全,如果一次穿刺无血液流出,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前腔静脉采血可以应用于解剖取材前的大量采血,一般不用于实验期间的采血,因为操作不当时可能造成局部大出血甚至动物死亡。
4、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采血
气管的两侧均有颈内静脉,下面以左侧为例。
4.1 材料
麻醉剂(常用3%戊巴比妥钠、猪麻醉剂),动物剪毛推子,手术器械,静脉留置管,自制保护口袋5cm×5cm,消毒酒精、纱布、棉签等。
4.2 方法
4.2.1 麻醉保定
将猪常规麻醉后右侧位翻倒固定在手术台上。
4.2.2 剪毛
在颈部左侧胸骨上窝至甲状软骨间15cm×15cm范围剪毛。
4.2.3 消毒:
使用碘酒、碘伏等消毒液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
4.2.4 分离颈内静脉
在左侧的颈侧面胸骨上窝,至甲状软骨间正中向气管方向纵向切开皮肤5cm,逐层分离,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伴行,利用钝性剥离技术将颈内静脉分离3cm。
4.2.5 结扎
结扎颈内静脉远心端并在颈内静脉近心端预留好结扎线,用眼科剪在颈内静脉上剪一小口,向心方向插入静脉留置导管,插入深度约10cm,用预留的结扎线结扎好颈内静脉连同静脉留置导管,为防止静脉留置导管脱落,应结扎2-3道。
4.2.6 打隧道
猪右侧卧位,从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处向颈背部打洞,穿入静脉留置导管,或消毒头颈部、背部的皮肤及导管,在动物的颈部及背部依次切开数个皮肤切口,用血管钳在皮下戳开一个皮下隧道,将导管埋于皮下,而导管的末端接口引至背部。然后缝合切口及固定导管接口。
4.2.7 固定颈背部的外露采血接口
将预先准备的保护口袋缝在猪颈背部,将导管接口用肝素帽封好,放入保护口袋,锁上拉链。
4.2.8 术后伤口消毒。
4.2.9 通过肝素帽采血。
4.3 注意事项
导管脱落、导管感染、导管堵塞等问题较为常见。对于导管脱落问题,除了采取多线固定导管口以外,还在猪背部缝保护口袋,用来保护导管口;为防止感染,每天清洗消毒皮肤缝合处,导管末端的注射帽在应用之前应该以异丙醇进行清洁,以减少细菌进入导管的风险;为防止导管堵塞,采血后先用盐水冲洗导管再用肝素盐水(2UPml)冲洗导管并封闭,不采血时应每天冲洗并重新封闭。
5 讨论
猪的血液采集方法较多,常用的如前腔静脉采血、耳静脉采血,眼眶静脉窦采血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特殊情况时颈静脉留置导管可以反复采血。另外乳静脉、尾静脉采血也有应用。由于猪皮肤和皮下脂肪较厚,四肢静脉采血鲜有使用。本实验室在小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及小型猪动脉硬化模型建立课题研究中,长期使用五指山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和中国农大小型猪,对三种小型猪不同部位血管的采血方法进行了长期摸索,得出以下三种观点。
(1)少量采血时优选耳静脉采血方法,例如血糖快速检测、单次血常规或血生化检测。耳静脉采血优点较多,如不需要麻醉、血管清晰可见、操作简便;缺点是采血量小,即使在预先对耳朵进行热敷处理血管充盈时,采血量也不超过5mL。另外还应注意的是,不同品种小型猪耳朵大小、肤色、表面被毛疏密长短及血管分布差别较大,如广西巴马小型猪耳朵短小,肤色多为白色、黑色或白黑双色,血管位置稍深,分支少,较易充盈;五指山猪耳朵大小适中,肤色黑,耳缘处血管分支多且表浅,易充盈;中国农大小型猪耳朵较大,肤色黑或灰,血管深浅、分支密度介于巴马和贵州之间。
(2)大量采血时优选四肢静脉采血方法,例如血生化、血常规、凝血三项、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等多种指标同时检测。四肢静脉采血的优点包括:不需要麻醉动物,采血量大,能够满足多种指标同时检测所需的血量;缺点是小型猪四肢静脉血管位置较深,即使扎止血带也很难在体表看见,需要练习才能掌握采血技术。采血操作时应该注意不同年龄、不同体重的猪皮肤及皮下脂肪厚度差异较大,使用年龄小的猪,进针应稍浅,年龄大或体重大的猪,进针应稍深。与前肢掌背侧静脉比较,后肢外侧隐静脉前支或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位置稍浅,采血时更适用。为防止因猪躁动、挣扎而造成的针头脱出,可以使用有软管连接的头皮针,让针头随猪的挣扎运动而运动,但要注意凝血及针头堵塞等问题。
(3)前腔静脉采血和静脉留置导管采血方法较少采用。前腔静脉采血量虽然很大,但很难在清醒状态时操作,还应该注意这种深在的大静脉在采血后止血效果难以确定,一般应用于解剖取材前的大量采血,而不用于实验中途采血,前腔静脉采血不当时会造成局部大出血甚至动物的死亡;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以随时、方便地进行采血、输液和中心静脉压检测等,但是手术操作和导管埋置等对动物的损伤较大,另外导管脱落、导管感染、导管堵塞等问题较为常见。